段庆平
一次,在广州工作的友人洪秀明君给我来电话:“这次广州画院举办的景德镇陶瓷精品展中,有个叫段庆平的古彩,图案专家评价很高,我看那线条、填色确实过硬。作者简介中说他是古彩大师段茂发孙子,我只知道你,没听说过你有兄弟。这是怎么回事?“我回答:“段庆平是我堂弟,二叔的崽,排行老三。”
段庆平,名不见经传,高中毕业后,为自谋职业,也为陶瓷古彩家学传承多个人手,从故多都昌来到景德镇,倚身退休在家的我父和三叔身边学“画红”,沿袭旧时“红店佬”子承父业、带徒学艺的习俗。由于是亲侄,有侄比儿,教育方法自是极严厉,学得不好是要受家规严惩的。三年后,庆平练就古彩基本功,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从事生产。之后,经几年帮人打工生涯,结识了其他彩绘高手,虚心向他们学习瓷艺,拓宽了画路.丰富了创作表现手法。
父辈相继去世后,作为兄长之我,自然对他要有鼓励和支持,常向他作理论上的指导,平等切磋瓷艺,探讨古彩装饰风格、颜料配方。经无数次试验,现在已能配制面临失传的正宗古彩颜料.我建议他定位在景德镇优秀传统陶瓷彩绘工艺上继承发展,不盲目赶时髦。随大流涂鸦,树立正派严谨和诚信创新的艺德人品。并将独生子和彬也投身陶瓷艺术事业,可喜亦有长进,能独立创作。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振兴,我们段氏瓷艺第三代、第四代人更要自觉尽心尽力。
段庆平在冶艺上十分严谨,为了配制一种古彩颜料,他总要反复试验,力求达到纯正的效果。他认为,古彩是景德镇的优秀传统品种之一,在国内外都有良好的影响,至今还有许多人来景德镇寻找吉彩瓷,优秀的传统品种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抛弃了,而是要继承发扬光大。他脚踏实地.一步一个脚印反复试验。在他的努力下,许多失传的古彩颜料都得到恢复,有的还有所提高。他不图虚名.相信大众的审美眼光,让作品说话,以优质的多类型彩绘在艺术市场上接受检验。
他创作的每件彩绘作品,在继承传统中,从内客到技法上都科学扬弃、厚古不薄今。创新作品力戒无源之本,形成吉为今用,特具老瓶新酒或新瓶老酒的意趣。如在同一瓷胎上分别明显地用古、粉、墨彩表现相关题材,根据工艺要求数次烧炉。为达到理想的精美度,不惜重工、不惜工本,用本金镶边或作地,在白如玉的瓷质上产生五彩斑斓的艺术效果.如果在涩胎上,更显古色古香,挺秀古厚、高雅富贵。他仿清康熙“九狮戏球”、“五龙飞腾”古彩装饰及创新的古、粉彩结台的墨地、金地、锦边万花300件瓶,异曲同工地表现出景德镇陶瓷艺术多元审美价值,作品无不浓烈地闪烁着东方民间民俗的人文精神。这类作品在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尤受欢迎。
中国轻工业局陶瓷信息联合部、香港艺术发展局、澳门艺术博物馆等海内外文化艺术单位,多次来函邀请他去进行艺术交流,现场表演活动。
著名哲史美学家湘潭大学徐泰来教授看到他的作品,大加赞扬:“庆平的瓷画很有特色,你们无愧景德镇陶艺家族!”在湖南省文史馆建馆50周年庆典之际,我们根据徐泰来教授贺诗诗意.合作一件《龙凤呈祥》瓷盘赠送该馆,亦受到好评。
段庆平现为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
添加时间:2010-08-29 浏览次数:2110